保通保畅“双节”假期 交通部门准备就绪
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将至,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通行高速公路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9月29日0时至10月6日24时。全省交通运输各部门齐心协力、多措并举,从细、从严、从实、从深、从优做好节日期间保安全保畅通工作,为公众营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
公路养护部门从细开展保通保畅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成立“双节”公路保畅领导小组,认真分析节日期间出行态势,制定《甘肃省公路系统2023年中秋、国庆节公路保畅实施方案》,建立各重点路段保障责任清单,详细精准明确各管养路段保畅措施,派出督查组进行检查督查。各省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认真组织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重点对长大桥梁、隧道进出口、临水临崖、长陡下坡、避险车道、急弯陡坡等,尤其是上边坡等较高、较陡、人员不易到达的截排水设施和黄土路基桥涵及进出口等部位开展巡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确保路况良好、设施安全。强化应急准备,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及保通保畅计划,应急队伍、物资以及机械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多渠道及时发布公路畅阻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
道路运输部门从严抓紧安全生产
全省道路运输部门突出重点领域,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客运站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实名制购票验票”和行李安检制度,强化对危险品、违禁品进站上车的查堵。二是加强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和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督促客运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确保从业人员、车辆资质合规有效,制度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营运客车凌晨2时至5时落地休息和接驳运输制度,督促客运企业合理安排车辆班次。三是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加大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质及从业人员、专用车辆资格资质管理;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车辆安全例检、查验记录、电子运单使用等设备管理,加强对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控,有效保障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四是加强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加大对“两客一危”车辆运行的监管力度,督促道路运输企业足额配备监控专职人员,对运行车辆实现全程实时动态监控,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运输车辆超载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开车接打电话等违法违规行为。
路政执法部门从实加强巡查执法
全省高速路政各大队通过与辖区高速交警、养护等“一路四方”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对辖区高速公路展开“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和桥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路面干净、路容良好、行车安全。加大巡查力度,以“3个1”巡查模式为基础,实行车辆巡查、步行巡查、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四位一体”巡查机制,对及时发现查处各类涉路违法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构建与大件运输企业的服务联络机制,通过走访调研、上门服务、定制服务等形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着力提升大件运输执法服务水平。
水上运输部门从深维护良好秩序
全省水运部门针对兰州、刘家峡成为网红打卡点,兰州夜航、刘家峡库区旅游航线以及白银渡口节日期间客流量较大的趋势,深入组织开展水上安全大检查活动,持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不断优化水上运输旅游服务。加强在航客渡船的维修保养,合理安排运力,加大对船舶和船员监管力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和值班值守,提升服务质量,妥善解决旅客投诉,维护良好水运秩序。省水运事业发展中心节前派出督查组,对兰州、临夏、白银、陇南等4个重点地区进行安全督查检查,推动水上安全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全力确保“两节”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畅通。
高速运营部门从优强化出行服务
全省高速公路运营服务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一路一案”“一站一策”保障措施,合理调配一线人员力量,统筹运用远端引导和近端分流,科学设置ETC、ETC/MTC混合车道,在有条件的收费站开设小型客车专用通道,全力保障高速公路安全快速通行。采取定点执勤和移动巡查布点模式,合理充足部署应急救援执勤力量,在全省高速公路重要收费站、隧道群、服务区等地段设立固定执勤救援点149个,配备清障救援人员594名,执勤车辆335辆,优化应急救援处置质效。强化路网运行全天候实时监测,综合运用“两微一端一头条”、短视频直播、沿线可变情报板、LED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等多渠道及时准确发布气象动态、路况信息及出行提示,24小时客服坐席通过“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和“12122”报警救援热线及时受理公众来电,耐心解答出行咨询。各服务区热忱为司乘提供热水、应急药品、维修工具、路线指引等便民服务,加强商超、餐饮、加油站等项目的规范化经营,确保“司机之家”、充电桩、母婴室、公益性辅助设施等标准化运行。各服务区还将推出特色活动,如武威服务区将开展“行游河西走廊,天马行空、自在武威”大型营销活动,陇货甘味便利店将开展“双节乐翻天·特惠享”主题促销活动,通过歌舞表演、限时降价、销售折让等形式,让群众的出行更加舒心。[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