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党员人人讲(一)
《平凡之路践初心》
主讲人:应急中心 闫世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威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的闫世庆,今天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故事。我于1984年10月应征入伍,1986年12月3日入党,是一名有着3年当兵经历和38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参加过对越自卫防御作战,1987年退伍后进入公路系统工作至今,从戎装到橘装,从弱冠之年到五十知天命,变化的是时间、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是初心。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平凡之路践初心》。
这堂课,我想从一张照片开始说起。这张照片现存于武威烈士陵园,照片上的人是我在对越自卫防御战中牺牲的战友郭德怀,独生子不能到一线阵地是当时部队不成文的规定,当郭德怀听到连队决定把自己调往后面阵地后,十分坚决地找到连队干部。他说:“我虽然是独子,但组织教育我们作战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现在要打仗了,你们却让我退却在前,我坚决不同意!”。1986年10月23日下午,郭德怀在前出侦察时,不慎触发越军布设的手榴弹爆炸而壮烈牺牲。火化后,从他的骨灰里拣出了43块弹片,这些弹片现在保存在181团的团史馆内。战友的牺牲让我悲痛万分,他牺牲前最大的愿望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他的遗愿,也为了争取到“背炸药包”这个特权,我在此事之后火线入党,圆满完成了连队安排的防御作战任务。“保家卫国,党员先上,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我们身着“橄榄绿”时的初心和永恒的坚守。铮铮誓言,我会记一辈子,做一辈子。
在复员进入养护维修工程处后,我成为了一名公路建设者,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继承了先辈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在公路建设行业发挥着自己的力量。在8.12暴洪灾后重建项目施工期间,为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我们将拌合设备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运送到了陇南成县江武一标项目部料场。项目部随后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全体参建人员按照两班倒的工作模式,奋战72个日日夜夜,提前7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致力于修建百姓满意的“放心路、致富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从公路建设者到公路保通者,读懂“精神密码”的我们,始终勇担使命、不负人民!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单位性质发生变化,打好冬春季除雪保畅、夏秋季水毁保通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三大战役”成为我们的重要职责。2020年8月,我们历时17天,累计清淤约24000立方米,圆满完成陇南市武都区G212线5公里高强度抢险保畅任务。2022年8月,短时间强降雨造成S308线八墩沟桥出现险情,我中心紧急调派应急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工作。特别是杨玉奎同志连续20几个小时配合商用混凝土浇筑车往桥梁下方回填石料,全力以赴做好桥梁水毁抢修工作。2022年10月,疫情防控期间,乌鞘岭应急保障基地4名同志和路网监测部2名同志严守纪律、克服困难,连续驻守40余天,圆满完成除雪保畅、信息报送等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才为单位后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扫清了障碍。
秣马厉兵,砥砺前行。我们始终秉持着“应急抢险、保障有力、反应迅速、高效敏捷”的宗旨,积极参与各类应急演练,以练为战以战为练,在应急保畅中提升专业能力。我们精心打造了“乌鞘岭下党旗红”子品牌“武威公路保通人”党建品牌,成为促进应急抢险、路网监测、保通保畅的“动力工程”,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服务社会的“典型工程”,让党旗在应急保畅一线高高飘扬。
一天是军人,一生有军魂。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群退伍军人奋斗在养护一线,民勤段“军路魂”党员突击队,古浪段退役军人突击队、后勤中心“绿军装”先锋岗志愿者服务队等都有我们退役军人的身影。我们从战场走来,在公路养护施工中成长,在应急保通的道路上绽放,我坚信我们仍然拥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之志,我坚信我们仍然拥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初心,我也坚信我们仍然拥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乐观之志,让初心在实践历练中绽放绚丽之花,在从容接受春夏秋冬洗礼后结出累累硕果。
五星闪耀,皆为信仰。身佩党徽,不负众望!我们要以初心敬党心,以誓言敬理想,以努力敬时光,不负国家不负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