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新闻 / 工作动态 / 公路养护 / 正文

多措并举 助力桥隧养护显成效

来源:高速公路养护所  作者:李淑珍  日期:2024-11-07

为进一步提升桥隧管养能力,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近日,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结合管养桥隧实际,对照年初养护计划,在高质量完成本年养护任务基础上,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助力桥隧养护工作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

安全管理常态化。高速公路养护所以让人民群众走“平安桥(隧)、放心路”为服务目标,将每日巡查与隐患排查结合,建立台账,实行排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及时处治坑槽、伸缩缝破损、桥面铺装破损等行车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一路多方”联动协调机制作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桥隧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全力保障桥隧安全运营,同时,在今冬明春除雪“大考”来临之际,及时在隧道口、特大桥布设防滑料,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环境治理长效化。桥下空间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备受沿线群众“青睐”,倾倒垃圾、堆积杂物、随意停放车辆、私自搭建建筑物等情况经常发生,针对桥下空间非法占用,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公路颜值的问题,高速公路养护所坚持“治理+宣传”并行,有效解决桥下空间治理难题。一方面,组织养护人员进行桥隧“大扫除”,清理边沟、锥护坡垃圾杂草,疏通伸缩缝和泄水孔,擦拭桥隧信息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一路多方”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彩页、设置警示标牌等多种形式进行桥隧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爱护桥隧意识,改善通行条件,保障交通安全,展现地区形象,打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病害处治科学化。高速公路养护所坚持把探索应用“四新技术”,解决病害“先修后坏”、难以彻底根除等问题,作为桥隧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配备综合裂缝观测仪、隧道断面检测仪、碳化深度检测仪、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准确判定病害,为桥隧后期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及时组织桥隧工程师对桥隧养护疑难杂症“把脉问诊”,今年以来,采取“磨、清、封、注、切、涂”封缝引流措施,处治了乌鞘岭隧道群裂缝渗漏水病害;根据桥梁病害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处治方案精准修复,在“示范桥梁创建”活动中,打造桥梁铰缝、梁体渗水泛碱精处理等特色亮点工程,并及时总结经验及可行的施工工艺流程,为今后处治同类病害打好基础。

内业资料规范化。针对内业资料管理,高速公路养护所按照桥隧内业资料管理制度,严格资料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各个环节,按照“一桥(隧)一档”建立技术档案,同时,坚持将日常养护、健康监测和科学决策功能深度融合,根据日常养护,及时动态更新CBMS桥隧管理系统及“互联网+道路养护平台”,桥隧病害、养护计划、维修状态一目了然,重点病害发展情况及桥隧技术状况动态跟踪,使得外业与内业相互融合,闭合完整,实现了资料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便于后期查阅和参考。

下一步,高速公路养护所将持续完善养护管理体系,提升日常巡查与养护管理水平,加大特殊天气隐患排查力度,探索应用先进技术与工艺,加强涉路部门联动协同,确保桥隧安全平稳运行,为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2015 -2021 WWW.GSWW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2000946号-2 甘公网安备62060202000447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电子邮件:gswwgl@163.com
通讯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南关中路120号(733000)  联系电话:0935-6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