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新闻 / 工作动态 / 公路养护 / 正文

武威公路保通人之“多能选手”曹鹏元

来源:应急中心  作者:郭雪琴 李雪梅  日期:2025-01-02

曹鹏元,现为武威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财务部副部长(负责车机管理工作)。工作中他吃苦耐劳、严谨细致、勤于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从公路养护工到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机械部副部长,再到现在的财务资产部副部长,他用青春和汗水默默地浇灌着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

技术革新,破解除雪难题

2001年,年仅22岁的曹鹏元毅然踏入公路养护一线,就此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逐梦之旅。

武威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承担着辖养路段的冬季除雪保畅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心除雪车后置尼龙钢丝刷易磨损,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路况不良会导致液压系统液压部件行程下降,不能及时发现刷片和路面最佳接触点的调整时机,影响除雪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曹鹏元同志迎难而上,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平时就喜欢瞎琢磨,到养护一线后发现传统的多功能除雪车虽然功能多样,但各品牌和型号的除雪车在实际操作中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影响了除雪效率,还增加了维修成本。我就想试一试能不能针对我们现在除雪路段的实际情况,对现有除雪车进行升级改造,提升除雪效果。”

说干就干,他一头扎进技术攻关的海洋中,对刷片了解不够就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咨询专业人士。刷片除雪效果不好就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失败中他积累经验、不服输、不气馁,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保护刷片的限位装置,这种限位装置不仅大幅减少了操作盲区,还有效避免了刷片的早期磨损。限位装置的成功改造让他信心倍增,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液压系统。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深入研究和优化,他成功实现了对刷片和路面最佳接触点的实时调整,确保了除雪效果的稳定性。这一改造不仅大大提高了除雪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为公路应急保畅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曹鹏元同志并未就此止步。他深知,除雪车的性能提升和除雪效果优化需要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地改造。除雪车液压马达油管接头松动的问题也曾长期困扰着作业进程。往昔除雪作业期间,工作人员需频繁进行接头拧紧操作,稍有疏忽懈怠,便极易引发液压泄漏事故,进而导致维修成本大幅攀升。曹鹏元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巧妙的构思,提出了在马达进油回油管螺帽加工连体夹片的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性的改造有效解决了油管接头松动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有吉林北欧除雪车存在后排刷磨损不均衡、路况适应性不佳的问题,曹鹏元同志再次进行了升级改造,以加装限位轮的方式,提高了设备的路况适应性和排刷的磨损均衡性,强化了除雪效果。  

于是,每当冬季来临,大雪纷飞之时,曹鹏元同志改造的除雪车便如同公路上的勇士,披荆斩棘,为过往车辆开辟出一条条快速安全通道。

精细管理,确保车机安全

曹鹏元同志不仅在发明创造上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作为车机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对车机管理工作同样精益求精。“单位的每一辆车他都很熟悉,车辆有什么问题,大家解决不了的时候去找他,基本上都可以解决。我们自己的车出现故障了,也都会先去找他。”同事们的认可和信任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得益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面对复杂多变的车机管理工作,他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车辆设备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而是需要细心呵护、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在日常工作中,曹鹏元同志对中心的每个车辆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明白,只有与车辆日复一日地相处,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需求,确保它们的良好运行。为此,他自学机械维修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摸索,一步步积累。无论是日常保养还是故障排除,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有时为了抢修一台设备,他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吃饭、不睡觉;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配件,他会跑遍整个城市甚至联系外地供应商。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这些设备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为抢险救灾和除雪保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更好地提升车机管理水平,曹鹏元同志还利用互联网开发了一套车机管理系统。这套系统逐步完善了车机电子信息资料,实现了单车单机核算、保养提醒、保险提醒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车机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他的努力下,车机管理逐步走向正轨,设备完好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每当提起车机管理工作,同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对曹鹏元同志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恪尽职守,护航公路畅行

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不过是他日常工作的小小一隅。每当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他便迅速切换角色,成为冲锋在前的“除雪尖兵”,驾驶着除雪车奔赴战场,开启保畅征程。

车辆启动瞬间,他化身为坚毅的守护者,目光如炬,紧紧锁住设备的每一个运行细节,双耳如同精密的雷达,敏锐捕捉设备运转时发出的细微声响,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精准判断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

在除雪作业现场,多辆除雪车呈梯队协同作战,降雪情况变幻莫测,而他的脑海中早已提前预演了无数种可能的场景,哪辆车在前冲锋破雪,哪辆车在后清扫残余雪屑,何时何地进行安全换位、调头,车速精准控制在多少码,车距保持在何种范围最为合适……这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当他沉稳而有力的指挥声通过对讲机传达到每一位同事耳中时,那声音宛若冬日里的暖阳,驱散应急队伍的疲惫与紧张,作业流程变得井然有序,除雪保畅工作高效推进,效果明显。

犹记上次那场艰巨的除雪硬仗,真可谓是“雪虐风饕愈凛然”。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除雪刷突发故障。彼时,他已然在冰天雪地中连续奋战了一整天,身体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身边的同事们也都面露倦容,更何况第二天还有更为繁重的除雪任务在等着大家。但他没有丝毫的迟疑与退缩,毅然挺身而出,迅速召集人员,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紧张的维修战斗中。寒夜的冷风如刀割般肆虐,他和同事们紧紧围着那台“生病”的设备,手中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芒在黑暗中摇曳不定,却照亮了他们寻找故障的道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贡献着自己的想法和经验,热烈探讨着每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技术,在众多头绪中迅速理清思路,精准地锁定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紧接着便亲自动手进行维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心中唯有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绝不能让这小小的故障影响早晨的除雪工作。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深夜的寂静中,除雪刷再次欢快地转动,除雪工作得以继续顺利推进。

诸如此类的突发状况,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如同家常便饭,数不胜数。每一次的挑战,既是对他们专业技术的严苛考验,更是对他们顽强意志力的深度磨砺。而曹鹏元,这位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公路保通人,以其精湛的技艺、无畏的担当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对公路事业的深情赞歌,倾尽全力为道路的安全畅通保驾护航,在皑皑白雪中筑起一道坚实的温暖防线。

矢志不渝,书写公路情怀

除了在技术、管理和除雪保持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外,曹鹏元同志还是一位“身手不凡”的摄影达人。他深爱着这个行业,他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他挚爱的公路养护事业,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行业。于是他开始自学摄影,主动承担起单位宣传工作所需的拍摄任务。操控无人机翱翔于天际云端之际,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精准捕捉公路上的每一个珍贵瞬间,无论是公路除雪保通作业中的热血奋战场景,亦或是四季更迭中公路呈现出的缤纷各异景致,皆被他用镜头完美定格记录。这些凝聚着心血与创意的航拍佳作,已然成为单位宣传展示的有力素材,向外界生动展现出公路养护事业的独特魅力与公路人的奕奕风采。

从青涩懵懂的养护新手,逐步蜕变成为技艺娴熟的汽车驾驶员、精通修理的能工巧匠,直至如今统筹车机工作的财务部副部长,在这长达23年的青春韶华里,曹鹏元始终如一地坚守着那份炽热初心,于热爱的公路事业沃野中默默耕耘、砥砺前行。正因如此,他多次荣膺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所授予的年度“先进个人”“明星职工”等殊荣,更于2013年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的称号。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姿态,诚挚而言:“能够收获这些荣誉,皆仰赖于单位的悉心培育与支持,我不过是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罢了。”

曹鹏元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创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公路人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公路事业中去,为公路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2015 -2021 WWW.GSWW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2000946号-2 甘公网安备62060202000447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电子邮件:gswwgl@163.com
通讯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南关中路120号(733000)  联系电话:0935-6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