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新闻 / 工作动态 / 公路养护 / 正文

匠心护路“植”青绿,乘风破“沙”筑通途

来源:高速公路养护所、民勤公路段  作者:吴晓婷、王志元、卢斐  日期:2025-04-03

黄沙漫卷处,橘衣映初心。在河西走廊生态治理最前沿的民勤县青土湖沙漠腹地,一片新植的梭梭林和铺设的草方格成为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助力“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取得实效的“立体教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要求,42日,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凉州公路段、民勤公路段党支部结对共建,以“公路养护+生态治理”双线攻坚模式,共同开展“请到民勤种棵树”——结对共建“筑绿网”,携手压沙“锁黄龙”主题党日活动,以匠心守护公路动脉、以绿色抵御风沙侵袭,将“橘色力量”注入生态屏障建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筑牢绿色通途。

匠心赋能:从“护路铁军”到“治沙先锋”

我们不仅是公路的保通“医生”,更要当好沙漠的植绿“园丁”。清晨9时,青土湖沙区寒风呼啸,80余名公路人身着橘色养护标志服,手持铁锹、开沟犁等工具,整齐列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奔赴压沙现场。活动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中拉开帷幕,并对压沙区域、植树流程、压沙方式等环节进行了细致安排,让党员干部从“参与者”变“主力军”,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活动现场,在此起彼伏沙丘上,党旗高高飘扬,大家自发地三五结成一组,个个干劲十足,彼此配合默契。严格按照压沙实操规范和标准,扶犁开沟、躬身铺草、挥锹填沙、栽苗浇水,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一丝不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齐划一的草方格从无到有、渐次铺开,宛如一张巨大的“金网”,将原本肆意流动的沙丘牢牢锁住。此时,橘红色的身影在茫茫沙海之中来回穿梭,共同勾勒出一幅同沙漠斗争、保卫家园的壮丽画卷。“这就像给沙漠做‘微创手术’,既要稳固路基,又要激活生态”,民勤公路段副段长李小荣解释道。

绿染通途:“种一棵树”与“护一条路”的双向奔赴

“自管养G569线民左路以来,每年春秋季我们不仅要确保公路的通畅,更要在沙漠里‘织绿网’。这条路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连接甘肃与内蒙的交通动脉,更是助力民勤蜜瓜、农牧产品走出本土、迈向世界的绿色要道。我们必须尽全力保护好它,让过往的车辆能够安全高效舒适通行”。民勤公路段副段长魏尚东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铁锹,一边说道。

站在民左路上远眺,9682平方米新植的梭梭林和新铺设的草方格如绿色棋盘般向青土湖沙漠深处延伸,与G569线交相辉映,真正实现了“种一棵树”与“护一条路”的双向奔赴。“作为公路人,日常养护工作让我深知优美的路域环境对公路的重要性。这次植树压沙,看着亲手种下的梭梭树苗和铺设的草方格,就像为公路修筑了一道绿色长城。往后风沙再大,有这些绿色卫士在,公路就能少受侵蚀,我们守护公路的决心也将更加坚定”。高速公路养护所职工卢斐说。

凉州公路段养护部负责人王永泰说,“此次我们与兄弟单位携手开展的压沙植绿行动,充分展示了结对共建产生的强大合力。身为公路养护工作者,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承担着保障道路畅通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守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重大使命。那俯身埋下的一方方草格,锁住的是威胁公路和生态隐患的黄沙,彰显的是公路人的奉献与担当。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公路沿线终将由“黄沙围路”向“绿带环途”转变。

植树压沙不停步,荒漠渐披绿衣裳。匠心护路,不仅要让车轮畅行,更要让绿色永驻。当橘色养护力量与绿色生态梦想在沙海中交汇,民勤这片曾经的“风沙口”,正蜕变为“绿进沙退”的生态高地。这场“以路育绿、以绿护路”的实践,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实践载体,也增强了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有效遏制了风沙对公路的侵害,改善了民勤沙漠路段的生态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路为脉,以绿为魂,以实干肯干、敢闯敢创的精神状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持续加大对沙漠公路的养护投入力度,积极探索“路域治理赋能生态修复”的创新之路,为公路的畅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更多的力量。


Copyright 2015 -2021 WWW.GSWW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2000946号-2 甘公网安备62060202000447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电子邮件:gswwgl@163.com
通讯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南关中路120号(733000)  联系电话:0935-6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