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公路段:以“三精三实”筑牢养护作业安全屏障
春融期,既是公路病害处治的黄金时期,也是安全风险防控的关键阶段。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天祝公路段在日常养护作业中通过标准化布设、实战化演练与常态化检查的有机结合,为高原公路的养护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精研规范标准,夯实作业区布设“硬基础”
天祝公路段严格遵循《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及省中心“十条措施”、武威中心“十五条措施”两级安全管理规范,规范公路养护作业流程,规范布设作业现场,做实岗前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上路作业人员统一着全套安全标志服,并设立专职安全员和交通引导员有序疏导交通,最大限度降低养护作业区安全风险。此外,天祝公路段还实行了“技术员+安全员”的双岗核验机制,通过目视与步测交叉检查锥桶线性度,现场督促及时整改不符合规范的部位及行为,确保作业区布设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精准动态调整,抓实风险防控“活机制”
面对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天祝公路段建立了“时段-天气-地形-流量”四维场景应对模型。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不同天气、车流量情况可能出现的危险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增强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安全危险源识别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高峰时段,延长上游过渡区,规范使用智能安全帽、声光报警器等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提升养护现场安全性。经常性组织开展养护现场应急逃生演练,掌握养护作业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逃生技能,全面提升养护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防范技能。
精铸长效机制,压实全员责任“软实力”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的持续有效进行,天祝公路段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及养护作业区布设“日报告”制度、养护施工作业区现场带班和验收制度等长效机制。每日作业前进行10分钟的安全交底,由带班领导、安全员、现场负责人组成三人巡检小组进行交叉巡检,切实保障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稳定。
在G338线K1895+200灌缝现场,安全员卢向龙边调整锥桶边感慨:“现在布设作业区就像拼装乐高,既有标准模块又能灵活组合,安全感从图纸渗透到了每个细节。”这种“规范不失灵活、严谨兼顾高效”的安全实践,正是天祝公路段安全生产理念的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