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当乘势而上 风劲更奋楫前行——试验检测室年度检测任务工作纪实
2025年,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试验检测室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各项重点任务。秉持“精准检测、科学分析”准则,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在原材料抽样检测、日常养护工程项目检测、农村公路督导帮扶等领域主动作为,为武威地区987.89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及千余公里农村公路提供坚实技术保障,圆满完成全年养护质量管控任务,交出了一份“党建强、业务优”的亮眼答卷。
严把关口,筑牢质量根基。试验人员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25)等标准规范,实行“进场必检、批次覆盖”质量管控制度,对沥青、集料、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进行了关键指标检测,目前累计完成沥青样品检测29组;集料检测114组;砂浆、混凝土试块35组;钢筋原材料检测23组。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实地检测,把脉工程健康。面对全年油路修补、裂缝处置、车辙铣刨、碎石封层、两个集中等繁重的养护工程检测任务,试验检测室始终秉持“质量为先、数据为基”理念,科学制定检测方案,优化人员设备配置,扎实高效完成各项检测工作。针对路面日常养护项目,党员主动亮身份、挑重担,认领偏远路段、复杂路况的检测任务,深入一线开展实地检测,努力克服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范要求对路面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并同步形成问题整改清单反馈至相关单位,确保检测工作“不脱节、不拖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外业检测60余次,出具专业报告22份,为养护决策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
精准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聚焦农村公路“建、管、养”需求,技术人员积极配合中心农村公路督导帮扶组,按要求深入三县一区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对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及附属设施实现“应抽尽抽、应检尽检”。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技术短板,选派业务骨干为施工人员讲解检测标准和养护技巧;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即查即改”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反馈处置方案,通过“手把手教技术”“点对点解难题”,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同时后续将集结技术骨干力量,在项目督导、质量抽检、养护技术指导等环节持续发力,通过精准技术帮扶,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交通保障。
全程把控,保障项目合规。立足公路工程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扎实做好质量管控各环节工作,逐项落实检测技术规范标准,切实履行“吹哨人”职责,全力保障工程质量。一是设计阶段技术把关。在设计环节严格做好技术审核,为工程项目质量筑牢前期基础;同时提供旧路况检测数据,为设计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二是施工阶段监理管控。施工过程中强化现场监理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及施工规范作业;常态化开展现场巡查,在关键节点压实责任,对关键指标进行“随工检测”,并建立“监理日志+检测数据”双记录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工程质量隐患。近期针对G569线红崖水库桥危旧桥梁改造工程、西营河桥危旧桥梁改造工程及S315线深沟河桥危旧桥梁改造等工程,已重点对桥梁铺装沥青混合料密度、混凝土强度指标以及沥青路面面层渗水系数、桥面标线的宽度厚度和逆反射亮度系数等关键参数等进行了系统检测,以精准数据指导施工工艺调整,确保了养护维修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对S234线灾害防治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检测,力求数据精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三是竣工阶段验收把关。严守“资料不全不放过、数据不准不签字、质量不达标不通过”原则,严控工程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检验。
快速响应,守护路网畅通。在养护生产大忙季,主动与养护单位对接,及时了解养护需求并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养护单位反馈的技术问题,迅速组织专项检测,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应急抢险检测小组,第一时间开展公路损毁检测评估,科学研判受损程度,为制定抢修方案提供准确依据,确保公路快速恢复通行。通过提供及时、精准的技术服务,切实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充分彰显了公路人守护交通生命线的责任担当。
站在新起点上,试验检测室将以此次年度任务完成为契机,全面总结经验、优化机制,持续提升检测技术和服务水平。紧紧围绕省交通运输厅及中心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党建领航、业务筑基”工作思路不松懈,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彰显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持续强化为抓手,推动主动担当常态化。持续发扬“甘当路石、服务为民”的行业精神,用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为武威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