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烤”验 用汗水筑牢“质量网”
三伏天热浪翻涌,当人们纷纷寻找阴凉处躲避高温时,公路试验检测人员却主动走出舒适区——他们或是在烈日炙烤的路面上俯身操作,或是在潮湿闷热的桥下弓腰检测,用汗水守护着每一条道路的安全底线。
重复的动作,积蓄坚实的力量。正午时分的地表温度早已超过40℃,空气仿佛化作滚烫的洪流,扑面而来的热浪几乎让人窒息。但检测人员的工作节奏从未因此放缓:在S312线上,测量路面构造深度的仪器一次次平稳落下,检测波形护栏的游标卡尺反复校准,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是对道路安全性能的严格把关。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打湿睫毛、渗进眼睛,刺痛感瞬间袭来,他们才匆匆抽出手擦一把,随即又投入工作。沉重的钻芯机在检测员的默契配合下被稳稳抬起、精准定位、缓缓放下,工作服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上,洇出大片深色痕迹,只为了测量出最精准的数据,“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循环,早已成了他们夏日工作的常态。
看不见的角落,藏着默默的守护。高家磨坡桥的修复性养护工程现场,检测员们正躬身在昏暗的桥底,踩着积涝的水渍测量回弹强度。回弹仪轻叩着混凝土表面,仪器发出的“哒哒”声在狭小空间里格外清晰,技术员精准读数、快速记录,每一个动作都系着路的安心、人的安心。从桥底转到桥面,又是另一番“烤”验,桥面的渗水系数、平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每一个数值背后,都是他们半跪在发烫的桥面上反复测量的身影。即便体力与意志力正经受双重考验,却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每一步操作皆严格遵守规范,直至所有指标都测量完成后才肯起身。
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凡的担当。短暂的休息,不过是下一次冲锋的前奏。他们再度赶赴S234线灾害防治工程现场,俯身检测断面尺寸是否合规,仔细核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同时对水泥、碎石等原材料逐一抽检,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细节。试验室内检测员对原材料的样品细度、凝结时间、抗折强度等指标一一进行检测,为工程质量筑牢根基。
从滚烫的沥青路面到闷热的桥梁底部,从波形护栏的毫厘误差到原材料的细微变化,这群“公路医生”用专业而沉稳的双手托起道路安全的标尺。他们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与仪器、数据的较真,湿了又干的工作服见证着坚守,晒得黝黑的脖颈诉说着执着。
当车辆平稳驶过检测合格的路段,很少有人会想到,那些藏在护栏下的刻度、桥墩旁的标记,正是检测员们用汗水浇筑的安全防线。在这个被高温反复刷屏的夏天,这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正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有些标准,比阳光更灼热;有些责任,比酷暑更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