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传技艺,公路养护“师徒情”
在公路养护的漫漫征途上,有这样一对特别的师徒,他们以路为梦,用任劳任怨的坚守,守护着道路的安全与畅通,在这个充满感恩的教师节,他们也诠释着“传承”的故事。
2025年4月,入职八个月的青年职工赵平安,与一线老职工董占春签订师徒协议,自此踏上了公路养护技艺的传承之路。初入公路养护行业的赵平安,面对繁重 工作和复杂设备操作,满心迷茫与不安。但拜董占春为师后,他找到了“主心骨”。董占春是一位耐心的导师,不仅在技术上给予他细致地指导,还在工作中传授给他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赵平安眼里,师父的日常工作就像一部公路养护的“百科全书”:大多时候师父以车为友,开着小霸王,熟练地拉着安装波形护栏所需的材料,精准地停靠在每一个需要施工的路段;遇到损坏的路标,他又迅速化身“拆卸能手”,小心翼翼地将路标拆下,为后续的更换工作做好准备;拉排水沟的盖板时,他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稳稳地将盖板运送到指定位置。在油路修补现场,他开着洒水车,均匀地喷洒着水雾,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时候他也会按照工作安排,开着洒水车仔细清洗波形护栏,让护栏焕然一新。跟随董占春学习的那段时间,赵平安掌握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经验技巧。
今年的路面裂缝处治工作中,赵平安跟着师父从切缝机、灌缝机、分离式枪头的使用,一步步学起,练中学,学中练,实地观察认识病害,了解病害成因,学习处治方法。“师父手把手地教,我用心地学,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拉握料盒时,料盒和我较劲,不是骑缝不准拉歪了就是掌握不平,线条拉宽了,甚至线条随意游走难以控制。在师父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观摩、思考、练习最终在许多次笨拙地尝试后熟练掌握了料盒的使用。”在董占春的耐心指导下,赵平安已成为了养护工作中的“新秀”。
在公路养护一线,没有三尺讲台,却有车轮丈量的“移动课堂”;没有课本教材,却有代代相传的匠心技艺。董占春与赵平安的师徒故事,正是无数养路人传承坚守的缩影。他们如公路上的守护者,默默奉献,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