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把人民放在心上,才能干出让群众满意的工程

来源:  作者:  日期:2021-09-25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作为负责武威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单位,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坚持“大道为公,养路惠民”的服务理念,以保障武威境内国省干线安全畅通为己任,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畅通出行。

G30连霍高速乌鞘岭隧道群是由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中铁五局和中铁十七局承建,是目前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辖养的重点路段。隧道群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为2400米左右,属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自2013年7月建成通车以来,由于山区雨雪较多,且受高地应力影响,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局部渗漏水病害,渗漏水造成的路面湿滑对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产生了影响。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心系群众,本着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宗旨,致力于从源头上解决乌鞘岭隧道群渗漏水问题,还人民群众一段安全路、畅通路、放心路。

隧道群突发渗漏水问题,紧急处置刻不容缓!

2018年11月,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巡查人员正在开展公路日常巡查。行至乌鞘岭2号、4号隧道时突然发现,涓涓的水流正从隧道壁的缝隙中缓缓流出,流到路面上形成了积水……一旦结冰,将存在安全隐患,影响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事不宜迟,巡查人员立刻向应急指挥大厅汇报了渗水情况,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分管领导和桥隧涵工程师第一时间动身,前往了现场进行了勘察,初步分析了渗水病害加剧原因等情况,将相关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并积极跟原设计、施工单位进行了协调接洽,拟定初步处治方案。

由于当时正值冬季,乌鞘岭地区气温普遍在零度以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开展渗漏水处治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冬季防滑保畅工作,完善了防滑保畅应急预案,成立了公路冰雪灾害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专门调配了融雪剂撒布机、“雪狼”除雪机等一批防滑机械设备和专职保畅人员,并进一步细化了乌鞘岭隧道群渗水结冰处置“五项措施”,目的只有一个:在渗漏水处治工作完成前,不惜一切代价保通保畅!在中心上下一系列专业可行措施的保障和干部职工不畏严寒、不舍昼夜的坚持下,隧道渗漏水发生期间,乌鞘岭隧道群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橘红卫士”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会诊把脉”找“病因”,解决问题就要解决彻底!

隧道渗漏水问题出现后,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隐患难题,始终是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主任张生泽心头牵挂的大事。作为一名正高级工程师,他深知处治隧道渗漏水问题的棘手——难处治、易复发的特点,困扰着多少桥隧工程师……加上安全隐患带来的不可控因素,这项工作真真切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他心中的信念没有变,始终如胸前的党徽一样火热:“这是事关群众安全出行的大事,决定要干就必须干好!”于是,他带领相关科室部门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同志,先后翻越了乌鞘岭2号、4号隧道所在的雷公山等四座大山,全程历经8个多小时,徒步到达了海拔3200多米的乌鞘岭最高峰毛毛山,并沿途察看了山体地质构造变化情况及地表水汇流情况,标注了可能产生渗漏水的低洼点,为乌鞘岭隧道群渗漏水病害处治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依据……随后,参与考察的同志们群智群策、集思广益,分析原始资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治方案,邀请了业内专家勘测评估并编制设计文件、招标择优选择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渗水病害整治……一系列应对措施在有条不紊中陆续出台!自此后,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后3次邀请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非国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部门的专家前往乌鞘岭隧道群洞内、洞外全面踏勘,采用地质雷达等高科技专业设备对渗水位置进行深度检测,通过对衬砌及山体岩层的成像分析,认真研究渗水病害成因,详细分析隧道渗水病害出现的地质条件和结构原因,为从源头上做好渗漏水彻底处治积累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Page]

最终,经过多方勘验、分析,终于找准了渗水原因:“渗水主要原因系隧道经过多年运营,防排水系统逐步失效,加上降雨较多,造成拱顶黄土中水量增加,致使地下水从施工缝隙中渗漏出。渗水并未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技术状况判定属一般异常……”

查清“病因”后,工程师和专家们不遗余力,一鼓作气对设计方案再次进行了修订完善及评审……在结合了乌鞘岭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隧道原设计方案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最终敲定了隧道渗漏水处治方案,为解决“病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症下药”根治病害,干得好不好让效果和群众说了算!

找出了“病因”,就开始“下药”治病。2019年6月、2019年9月至11月、2020年3月至4月,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尽可能不影响隧道正常通车的前提下,结合工作实际分3次对乌鞘岭隧道渗漏水情况“对症下药”进行处治。对常规渗漏水病害,重点采取了重新开挖泄水孔、重埋隧道排水管道、开槽引排等工艺将渗水“引出去”;对于四号隧道加宽段衬砌渗漏水严重的问题,采用了“围岩注浆加固止水”、对于衬砌渗水轻微返潮部位采取了“注胶止水加固”的方法将渗水“堵回去”;对于路面渗水问题,则采取先疏通排水管道、增设引水管道的方式“引出去”,再结合构造修复等方式处治;对于中央管道排水顺畅,路面仍存在渗水的问题,则采取设置小渗井、电伴热、新建中央水沟的方法进行了处治……

作为一名“80后”高级工程师,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所长魏永东全程参与了隧道渗漏水处治工作,这次工作经历让他思绪良多:“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加上大胆使用新工艺的处治方式,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为隧道养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能解决这样的难题,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自豪,面对隧道养护工作也更有信心了!”

今年3月至5月,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趁热打铁”,采取全封闭施工的方式在乌鞘岭隧道群实施了路面抗滑处治工程,对原路面病害进行了彻底处治,解决了乌鞘岭个别隧道因长期使用以及之前渗漏水造成的抗滑性能衰减、行车噪音增大、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通过加铺超薄罩磨耗路面面层,减轻了噪音污染,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提高乌鞘岭隧道群的通行质量,让百姓满意,让群众放心。

经过一系列的集中处治,乌鞘岭隧道群渗漏水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路面积水结冰等影响隧道安全通行的情况已经完全消除,隧道内路面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得到了社会公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今年“中秋”假期过后,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武威收费站针对乌鞘岭隧道群通行满意情况随机采访了一部分过往司乘人员,其中,做工程建筑的管金亮先生深有感触——管先生家住武威,长期在兰州从事工程建筑工作。近些年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往返于武威和兰州之间,谈起乌鞘岭隧道群的变化他如数家珍:“前几年有的隧道口就是有水泥,开车不操心就很容易打滑……”“四号隧道一进去路就颠得很,胎噪也大得很……”谈到变化,他腼腆一笑,对养护工作非常满意:“去年就不滑了,水也没有了,隧道口已经不用刻意提前减速了……今年修完以后,四号隧道路也不颠了,噪音也小了,你们确实干得好着呢,总的现在路越走越好走了……”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人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服务水平,践行“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新时代甘肃交通“八棵树精神”,把心系在人民群众身上,把责任落实到公路养护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众打造“畅通路、安全路、放心路”!


Copyright 2015 -2021 WWW.GSWW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2000946号-2 甘公网安备62060202000447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电子邮件:gswwgl@163.com
通讯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南关中路120号(733000)  联系电话:0935-6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