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养护所卢斐:重走家乡路,感悟公路魂
我的家乡,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民勤素有“蜜瓜之乡”之美誉,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厚皮甜瓜核心产区和全国优质蜜瓜核心产区。家乡每年种植蜜瓜2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50万吨以上。由于所产蜜瓜肉嫩汁多、香甜脆爽、风味独特,含糖量高,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每年7、8月这个季节是蜜瓜成熟销售旺季,也是各个旅游景点的旺季,就会引来全国各地收瓜的老板司机们、水果界的商业大咖,还有电商平台视频平台的达人主播们,齐聚收成镇、西渠镇等蜜瓜产地,将家乡蜜瓜销往全国各地。但是家乡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全县荒漠化严重,交通多有不便。令人欣喜的是,在这片贫瘠的荒漠里,数不尽的人们正在倾注深深的爱与希望,为了防风治沙,助力经济发展,助力家乡走出贫困,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群平凡的人中就有我们公路人,他们昂首阔步提锄去,浩浩荡荡守沙漠,旨在帮助家乡控制解决荒漠化问题,只为铺筑出条条通往发展致富的道路。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修好路,修路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好事,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2021年,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面接养G569线民左、民武段全长207.923公里的养护任务,通过油路修补、路面灌封、碎石封层等项目,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路面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把交通发展与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了独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公路,逐渐实现了“交通线”向“风景线”“经济带”的转变。民武路,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曾长达五年时间,我每周要往返于民勤和武威,当时感觉挺遥远的。现如今,随着G569线改造升级,我每周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吃上一碗妈妈做的“碱面”的梦想。作为公路人的我,真的应了那句话,修路如筑梦,平凡的公路人用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实现了无数像我这样普通人的“阖家欢乐之梦”。如今早就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这一条条公路的建成、一个个目标的实现,是无数公路人在幕后默默奉献艰难守护的成果。说起家乡交通的变化,经常收瓜的司机们说,“几年前这里的路面还是坑坑洼洼特别难走,也没有通高速公路,这儿风沙又大,几乎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路修好了,沿着G569线去民勤收瓜,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相比以前,每天能多运输好几趟蜜瓜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也一个劲地夸:“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修一条公路,添一道风景,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政府的‘以路为径、以路为进’政策真正让我们老百姓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真正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再也不愁蜜瓜卖不出去了。”
盛夏时节,行走在民武路上,尤其红崖山水库那边,天蓝地净,绿树成荫,碧水荡漾,很是惬意。勤劳淳朴又智慧的人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守护着家乡的那方热土。现如今,不论是乡村旅游还是蜜瓜销售又或是特色养殖,处处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释放着无限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但谁能想到,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人们口中的落后地区。每逢雨雪季节,货滞于途、人阻于道,交通不便成了当地群众沟通外界、发展致富的“拦路虎”。
修路筑梦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要想靓美公路,还得匠心养护。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公路人不断从先辈们的手中接过了公路建设的接力棒,前赴后继,继续将公路事业连同着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精神薪火相传。从当初的“开路”到如今的“护路”,几十年如一日,以路为家,养好公路,保障畅通,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这是我们公路人的公路魂;他们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工作,挥洒汗水,浇筑坦途,这是我们公路人的公路魂;他们不畏严寒,无惧酷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我们公路人的公路魂。终于,在无数公路人的热血浇筑下,家乡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沙漠变成坦途。[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