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为公践初心 文明花开映通途——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侧记
2025年5月23日,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一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中心多年来深耕公路养护事业、践行文明使命的最高褒奖。作为服务“一带一路”交通枢纽的主力军,中心始终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为使命,以“依路而行,锐志求变”为底色,将文明创建融入养护主业,用实干诠释“路畅人和”的深刻内涵。
乌鞘岭下党旗红,初心如磐映征程
近年来,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以“乌鞘岭下党旗红”党建品牌为核心,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五优”党支部创建工程,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干部在重点工作中,亮身份、冲在前、做表率,形成了“支部建在路段、党员冲在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G312线乌鞘岭等高寒艰险路段,党员干部带头成立“党员先锋岗”,在除雪保畅、应急抢险中冲锋在前,武威公路人战冰斗雪的事迹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被央视以《除雪乌鞘岭 22名护路工人的除雪之夜》《零下35℃!连夜除雪乌鞘岭》进行专题报道,报道时长均超过5分钟,总浏览量近300万人次,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2024年9月,受连续强降水天气影响,中心辖养G312线丰乐镇截河坝桥、G569线九条岭矿区路段遭遇多次水毁泥石流险情,武威公路人不舍昼夜,奋力抢通保畅,在60个小时内全面完成水毁抢修工作;2022年冬,面对零下30℃的极寒天气,武威公路人连续5小时人工清除隧道冰凌,昼夜奋战保障路网畅通。“堡垒”与“旗帜”交相辉映,“榜样”与“模范”激励奋进,一名名党员于朝夕中写实“韶华”,于困难前写实“担当”,种种事迹,彰显着武威公路人“红色先锋”力量。
传承精神谱系,培育文明新风
多年以来,一代代武威公路人以路为业、以站为家,在环绕乌鞘岭地区的各条养护战线上写下了一幕幕苦战苦干的华丽篇章。中心以“匠心养路 丝路通衢”文化品牌为载体,传承“两路”精神、“八棵树精神”和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精神,以潜藏在武威公路养护历史中的精神文化财富为挖掘点,培育形成“乌鞘岭公路精神”文化标识,依托“武威公路文化室”“乌鞘岭公路精神宣教室”等阵地,持续深化“讲好武威公路故事”活动,传承发扬老一辈武威公路人的血脉精神,《香水河桥》《我本微光,也能闪光》《乌鞘岭下长路情》《老道班的故事》等原创作品,生动展现历代武威公路人仅凭双手和热血开辟通途的动人故事,彰显着武威公路人“风餐露宿养公路,心甘情愿当路石”的奉献精神。
中心先后开展组织开展新时代“八棵树精神”宣讲、“奋进新时代、铸就新辉煌”演讲比赛、“武威公路故事会”合唱比赛等活动,积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活动、刊印《优秀政研论文合集》《武威公路故事》《优秀稿件作品集》《丝路新韵——职工文学作品集》等内部刊物,累计收录职工原创论文、散文、诗歌等多类作品300余篇,切实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队伍凝聚力。同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扎实开展“情满旅途·温馨春运”“爱在武威·志愿同行·情满公路”以及大手拉小手爱心互动、环保植树、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不断推进文明实践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铺路石”志愿服务队吸收注册志愿者近700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超过6万小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武威公路沿线蔚然成风,志愿服务已成为文明实践的生动注脚。
创新驱动发展,守护丝路通衢
中心立足实际,持续推动文明创建与公路养护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内提职工素质,外塑单位形象,让创建成果更多体现在优化公路出行和服务群众出行上。围绕“养好公路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主责主业,持续开展“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年”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养护大干100天”“凝心聚力抓生产、精细管理提质量”百日攻坚等活动,高质量完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现场会途经路段综合整治,顺利完成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
中心将打造绿色公路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积极开展祁连山寒区公路融冰雪、公路沙害处治等养护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为生态公路、绿色公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G312线安远河大桥采用UHPC结合桥面板组合梁新结构实现72小时快速架梁的技术突破,到G569线民左路“以路育绿 以路护绿”的生态实践;从积极打造G569线沙漠景观路、G338线生态旅游路等特色公路,到“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武威打造“一带一路”黄金节点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中心还将公路沿线33处服务区、养护站、应急点打造成为便民服务点,在降雪、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为受困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温暖的服务,近年来,先后打造了G312雪域温情党员突击队、G569生态文明党员示范路、S308八步沙平安示范路、G338线民族团结示范路等示范载体,以实际行动养护好“文明之路”“服务之路”和群众的“满意之路”。
践使命敢挑重担,齐携手再立新功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自2021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以来,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用1500多个日夜的坚守,书写了一部“大道为公”的奋斗史。“全国文明单位”这一荣誉的背后,彰显着“乌鞘岭下党旗红”的党建品牌力量,更凝聚着武威公路人对“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的践行。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成果,让“畅、安、舒、美”的武威公路网络不仅成为保障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更成为展示甘肃公路良好形象的亮丽“文明窗口”,积极投身交通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勇挑重担、再立新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武威公路力量。
几十载英勇奋战,春华秋实;几十载缘路而歌,谱写辉煌。几代武威公路人,以智慧、勤奋建设,以执着、豪情前行。敬业、奉献、创新、发展,高效、廉洁、优质、文明,硕果累累、成就辉煌。文明无止境,奋斗正当时。武威公路人将继续以橘色身影丈量丝路古道,用初心使命铸就文明通途,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勇毅前行,让全国文明单位的荣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