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路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质量督导帮扶激活农村公路“神经末梢”

来源:党委办公室  作者:郭雪琴  王天宝  日期:2025-06-25

    在广袤的河西走廊东端,蜿蜒的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武威市的村村寨寨,不仅承载着群众便捷出行的期盼,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依托。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牢记“人民公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专业力量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严格落实省中心2025年服务农村公路“十条措施”,在农村公路督导帮扶工作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让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产业兴旺的“快车道”、生态宜居的“风景线”、乡风文明的“连心桥”。

统筹全局,以科学谋划夯实发展根基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农村公路建设关乎乡村振兴大局,唯有系统规划、精准施策,方能行稳致远。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全面开启农村公路督导帮扶新征程。一是统筹谋划明方向。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心立足武威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精心编制服务农村公路10条措施工作细则与年度督导帮扶要点,将611公里新建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4座危桥改造、230公里安防工程等重点项目纳入“作战图”。从项目前期工作到后期验收,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到人、到岗,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种前瞻性、系统性的谋划,为农村公路建设指明了清晰方向,也为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下沉一线强支撑。人才是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要素。中心打破常规思维,选派4名技术骨干组建驻点帮扶队,常驻县(区)交通运输局,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这些技术骨干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带着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满腔热忱。同时,中心选拔一批年轻有为、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充实到督导帮扶组,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他们深入项目施工现场,从施工工艺到工程管理,手把手传授经验,帮助基层单位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严字当头,以全程管控守护质量生命线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更是民生的保障。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始终将质量安全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核心任务,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筑牢每一道防线。一是源头管控守底线。中心从项目设计审批阶段就严格把关,将质量管控关口前移。中心督导帮扶组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地毯式”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技术人员以严谨的态度,对照国家标准和地方实际需求,对561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4座危桥改造、230公里安防工程等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提出技术修改意见,确保施工图设计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满足地方发展需要。通过这种源头管控,从根本上消除了质量隐患,为农村公路建设筑牢了第一道防线。二是动态监测保品质。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如一?中心用坚持月督导的动态监测机制破解这些难点。每月,督导组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进行全面督导帮扶。在质量抽检方面,严格按照25%的比例对在建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逢建必检、逢检必严”。对已开工建设的254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4座危桥、170公里安防工程等项目,开展多次督导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跟踪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复查验收”的闭环管理机制。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测,让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创新驱动,以科技赋能点燃发展新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扣时代脉搏,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是技术推广提质效。科技创新是推动农村公路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心组建“科技下乡”小分队,开展“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活动。小分队成员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沥青碎石同步封层等新技术进行深入讲解和示范,让基层养护人员直观感受到新技术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多次培训和实践,“四新技术”在武威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养护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养护成本。二是经验传承促提升。中心充分发挥管养国省干线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将成熟经验向农村公路领域延伸。针对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三统一”模式下存在的养护专业化程度不高、路域环境整治难度大等问题,督导帮扶组联合“科技下乡”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一对一”指导。比如,帮扶组做好养护技能“传帮带”工作,持续提升农村公路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养护水平;帮助打造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体提升。这些经验的传承和推广,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管养水平,让农村公路更加畅、安、舒、美。

靶向发力,以长效机制护航乡村振兴路

行百里者半九十,农村公路建设既要立足当下,更需着眼长远。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直面难点、痛点,以靶向攻坚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一是技术深耕强能力。面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技术瓶颈,中心以技术提升为突破口,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由“科技下乡”小分队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养护技术、施工工艺等,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和案列分析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村公路养护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机制创新激活力。机制建设是破解农村公路发展难题的关键钥匙。中心以机制赋能为抓手,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建立“需求收集—精准对接—跟踪问效”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及时掌握基层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的实际需求,针对性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同时,与市县交通运输局主动对接,着力构建“技术帮扶+创新举措+资源共享”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解决项目推进中的技术难点问题。三是监督升级提质效。质量监督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重要保障。中心以监督赋能为手段,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网络。协同试验检测室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驻场式”检测,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工程实体质量检测,进行全流程、无死角监督。建立质量问题“双台账”管理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分别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通过一系列监督举措,切实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质量,让每一条农村公路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一条条农村公路,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项项督导帮扶举措,彰显着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责任与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持续提升农村公路督导帮扶效能,为推动武威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致富路、幸福路。


Copyright 2015 -2021 WWW.GSWWG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2000946号-2 甘公网安备62060202000447号

版权所有:甘肃省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电子邮件:gswwgl@163.com
通讯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南关中路120号(733000)  联系电话:0935-6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