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进行时丨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古浪公路段:当油路修补的“热烈”融进五月天的“柔”
五月的天温和而不疏淡,热烈而不拘束,天空沉静,草木欣然,像是一个最温柔的微笑。这正是开展油路修补的关键时刻,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古浪公路段以正在开展的“三抓三促”和“百日竞赛”活动为契机,抢抓晴好天气,紧张有序地开展油路修补工作,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担当有为的先进典型。
冲锋在前的养护尖兵——杜学良
作为养护生产部部长的他在古浪公路段工作已经8年了,对养护的公路路况了如指掌,车辆行驶到养护路段他不用下车查看就知道具体的桩号,只因这些路段都是他用双脚丈量了无数遍的,今年的油路修补他担任现场负责人,每天下午计算好油料数量,联系好车辆,每天他都要处理大量的突发事件,电话此起彼伏,作业现场噪音较大,他不得不大声呼喊,一天下来,声音明显有些嘶哑,每一道程序他都在旁边“盯着”,严格把控质量,严防返工。为了节省在路上的时间,多做一些工作,S308线施工时他常住大靖养护站,S235线施工时他又常住土门养护站,工程在哪他在哪,几个月下来他的脸已经开始脱皮了,再加上汗水的浸泡,不禁开始痛了起来,但是望着修补尺寸规范、接茬平顺、表面平整的路面,他打趣说道:“我们可是晒了一场日光浴外加免费蒸桑拿啊,别人还奢望不到呢。”
机械小能手——李佳栩
李佳栩是一位90后的年轻职工,现在负责车机管理工作,工作中他既当管理员又当维修工、关键时刻工作需要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出色的驾驶员,油路修补现场,车辆出现任何问题大家一声“李队长”他就立刻过去检查,有时候要躺在冰冷潮湿的地上坚持一个多小时,一趟下来满脸的汗珠和油渍。由于古浪段机械设备人员短缺,他主动担起了驾驶翻斗车和压路机的工作,哪里顾不过来他就往哪里跑,下午下班回来唯一清晰可见的只有那副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眼镜,衣服和鞋子早已看不出原来的色彩。
坚守一线舍小家——姜有荣
在油路修补现场,有一位戴着“红袖章”,一脸严肃地挥舞着指挥旗的小伙正是我们的安全部部长姜有荣,今年3月他迎来一位小公主,妻子当时是剖腹产,身体受损较大,但当时安全部工作多,责任大,在面对家庭和工作的两难境地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工作,陪护假他仅仅只休了7天就返岗工作了,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回去再照顾一段时间家人,他却摆摆手说“妻子和孩子现在已经出院了,有父母照顾,我放心,现在是养护工作最紧张的时间,我不能离开岗位,别看这个安全员不起眼,身上的责任可不小,我能守护整支队伍的安全呢”他每天早晨6点出发布置好作业现场,指挥交通,等到回来已是晚上9点了,原本就有花白的头发在泥土的晕染下变成了棕色,但谈到一天下来修补的数量时他却难掩心中的喜悦。
老骥伏枥仍奋蹄——李金德
老骥伏枥,不坠英雄本色;乡土情深,明鉴赤子之心!他是受人尊敬的养护前辈;坚守在养护一线已经36年了,多年来的养护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护知识,不管是路域环境整治、除雪防滑、应急保畅、还是油路修补他都是首当其冲的排头兵,53岁的他坐在1平米不到的驾驶室里,右手操纵着方向盘,左手紧握着操纵杆,让十几吨重的压路机“听话”地紧贴修补区域,压出平整紧实的路面,这对操作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特别是靠近路牙切边时,必须准确无误,切少了会有缝隙,多了会损伤路牙。“一定要细心,多看、多观察。”李金德说,完成这一系列技术动作,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克服工作环境的不利影响。压路机,驾驶室比较小,坐在里面很难活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对腰和颈椎都不好,长期的驾驶使得他的腰和颈椎长期酸痛,但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几个月下来他愣是没有请过一天假,手里握着的黑色水杯已被长满老茧的双手磨掉了大片的漆,一天的油路修补结束后,大家看到了一个疲惫却伟岸的身躯。
党员先锋岗[Page]——王福山、魏江
王福山、魏江是古浪养护工区的职工,也是共产党员,更是一面旗帜。安全锥筒围起的安全作业布设区内,王福山正在操作着铣刨机,对破损路面进行铣刨,为后期的摊铺修补做准备。而在铣刨机后不到200米的地方,冒着青烟的沥青从翻斗车缓缓倒入摊铺机的料斗,26度的气温伴随着沥青原有的热量汇合成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驾驶员魏江大汗淋漓,却仍娴熟地操作着摊铺机,一手把控着方向盘,时而盯着前方的路面,时而转头看看摊铺机后面的沥青料的多少,一丝不苟地将沥青补料铺进刚刚铣刨好的路面,他们配合默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和全体作业人员勠力攻坚,通力配合,紧张有序推进着油路修补工作,虽然几个月下来他们没有安心地吃过一顿饭,也没有安稳休过一个周末。但他们无怨无悔,心中满载的是以最快速度完成油路修补任务的信念。
杜学良、李佳栩、姜有荣、李金德、王福山、魏江……这些人这些事,只是近期油路修补现场的一个小小缩影,在日常工作中,古浪段还有很多个像他们一样攻坚克难,冲锋在前的公路卫士。全段干部职工身体力行,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描绘出一幅路通人和的美丽画卷,生动诠释和践行着公路人精神。